產地及環境
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產區位于我國東海之濱的長江三角洲,東臨黃海,西至鎮江和南京,南到錢塘江南岸,北鄰通揚運河,地跨江、浙兩省和上海市。產區位于中緯度地帶,屬亞熱帶氣候,溫和濕潤,有季風調節氣候,雨量充沛。年平均氣溫為15~16℃,年降水量為1200~1400毫米,相對濕度為80%,無霜期為220~240天,宜于農業和多種經營的發展。境內水源豐富,湖泊星羅棋布,河流交織如網。廣大平原多為江河和湖泊泥沙淤積而成,富有機質,土壤肥沃,屬砂質粘土。農作物有:水稻、小麥、大麥、玉米、山芋、紅豆、油菜及棉花等。一年兩熟,部分地區三熟。產區人多地少,土地利用集約,無放牧地。積肥養羊均行舍飼。由于有大量農副產品和水陸野生植物,為養羊提供了豐富的飼料。

地理分布
長江三角洲白山羊主要分布在江蘇省的南通、蘇州、揚州和鎮江地區;浙江省嘉興、杭州、寧波、紹興地區和上海市郊縣。
品種性能
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成年公羊平均體高、體長、胸圍和體重分別為:48.39±4.39厘米,52.53±5.4厘米,60.90±5.89厘米,28.58±4.18公斤,成年母羊分別為:45.45±3.68厘米,49.26±4.34厘米,56.77±4.13厘米,18.43±3.91公斤。長江三角洲白山羊毛潔白,挺直有峰,具光澤,彈性好,是制毛筆的優良原料。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皮張小,皮質致密、柔韌,富光澤,彈性好,以冬羔在當年晚秋屠宰的皮為最佳,晚春和初夏的較差。